top of page

頑皮時的教育課

 

 

面對時代的轉變,曾有不少的青年父母對於子女頑皮時的教育也向自己提出向這樣的一個疑問...

「到底應不應該以"打"作為懲罰?」
「打的話,是否已屬體罰 或是 罰到什麼程度為之適合?」
 「不打的話,又應怎麼停止小朋友的頑皮行為? 怎樣才能令他/ 她知道以後不應該這樣做?」
 「打了的話, 又會否對他/ 她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

這些問題很多時候在父母看到小朋友被罰後哭著說自己沒錯時出現,會很自然不停的反思自己到底有沒有做錯? 剛才是否不應該打pat pat?

小朋友的創意及探索世界的渴求,難免令他們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行為。有些行為是小朋友故意的想引起別人注意,有些行為是他們在測探這個世界以了解社會在不同事情上的尺度,有些甚至是他們並未認知被稱為的頑皮行為。作為父母對灌輸小孩這些知識當然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以正確的方式教育也同樣的重要。一般香港的父母已很全面關顧小朋友這方面的發展,所以才會自我反思文章開始提及的問題。

面對層出不窮的頑皮表現, 甚至引致的尷尬情況, 父母可先從調整自己心態開始不論在家或在外,在開始施教前先確認自己(及伴侶)的心態上並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 即使在街外,施教也並不是因為途人的任何一個反應或用以掩飾自己的尷尬也進行的 (清楚當刻最需要照顧的仍然自己的小孩,並不是街上不認識的途人)。然而, 這是一個機會讓孩子理解社會的尺度及怎樣顧及其他人的感受。

從孩子自身引發的事件也在自己的看管下進行互動的教育,比書本或只從單向灌輸的社會觀念來得有效得多。從經驗中了解自己小朋友的獨特之處,從過程中學習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也是父母跟孩子一同成長的重要環節。只有保持不停進步的自己才能感染每秒都在脫變的孩子。

bottom of page